最近在马拉松圈子里,"粟国雄"这个名字频频被提及。这位来自云南的90后小伙,在2022年杭州马拉松赛上一举夺冠,让不少人开始好奇:粟国雄到底是不是职业运动员?
从大山里跑出来的"业余"冠军
翻开粟国雄的履历会发现,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职业运动员。这位1993年出生在云南楚雄的彝族青年,最早是在当地体校接受训练,后来考入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。与体制内专业运动员不同,他毕业后选择了"半职业化"的发展道路——既保持高强度训练,又兼顾工作。
"我白天在健身房当教练,早晚坚持训练,这种模式让我更珍惜每次比赛机会。"——粟国雄接受采访时说
职业与业余的边界正在模糊
在当今体育界,职业运动员的定义正在发生变化。像粟国雄这样没有专业队编制,但通过商业赞助、比赛奖金维持职业训练的选手越来越多。他们具备几个典型特征:
- 年训练量超过300天
- 签约专业运动品牌
- 年度参赛10场以上
- 世界田联注册运动员
值得注意的是,粟国雄在2021年全运会后签约了特步,这意味着他获得了职业运动员级别的装备支持。今年他在无锡马拉松跑出2小时11分的成绩,这个成绩已经达到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的参赛标准。
中国马拉松的"新势力"代表
与传统体制培养的运动员不同,粟国雄这代选手展现了更强的自主性。他们通过社交媒体记录训练日常,在抖音拥有数万粉丝;他们参加商业赛事获取奖金,同时保持对竞技成绩的追求。这种模式正在打破"职业"与"业余"的二元对立。
当被问及身份认同问题时,粟国雄的回答很实在:"我不纠结是不是职业选手,只要能继续突破自己的最好成绩,用什么方式跑步都可以。"或许,这种务实的态度,正是中国马拉松运动多元化发展的生动注脚。
小知识:根据中国田协规定,职业马拉松运动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:
- 入选国家集训队
- 注册在省级以上专业队
- 年度比赛收入超过20万元
9月6日塞尔维亚国家队迎战强敌,精彩对决不容错过!
世界杯赛场外的另一场较量:哪支球队拥有最强男模队?